吳宗信好唔好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Jason on October 7, 2019

吳宗信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6日電)外號「火箭阿伯」、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主任吳宗信將在今年8月1日接任太空中心主任一職。 吳宗信表示,希望台灣可以發展太空經濟,太空產業門檻高、附加價值高,有機會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 2014 年,吳宗信教授帶著ARRC團隊成功發射大型火箭 HTTP-3S,這項成就讓他更深信台灣應該且有能力發展太空產業,卻一直沒有人敢做。 吳宗信教授說:「像美國,他們從阿波羅(計畫)到現在,已經有民間做火箭的產業鍊,私人企業(發展)很快,但台灣不一樣。」這反而讓他更認為要為台灣做一點事,而且是一件很不一樣的事。 吳宗信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去年國研院國家太空中心徵選主任時,在朋友鼓勵下參與遴選,自己長期有火箭發射經驗與相關研究,應該會有一些幫助,最後在去年12月得知接任主任。 不過因為現在還在忙科技部火箭計畫與群眾募資專案項目,必須處理到一個階段才行,最後決定8月1日接任。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5日電)國研院表示,外號「火箭阿伯」、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主任吳宗信將在今年8月1日接任太空中心主任一職,希望借重其學術與實務經驗,加強科研火箭技術研發。 1990年他到密西根大學留學的4年,在美國參與台灣學生會、聽演講、大量閱讀禁書後,他的台灣意識開始萌芽。 也是在那時,他認識了目前在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的副教授何明字、台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林信標等人,而且多年後,這群朋友在台灣土地重聚,想為台灣做些事,而他們的所學,正好能製造出一支火箭。

吳宗信: 火箭阿伯吳宗信:太空產業有機會成為護國神山

他解釋,他是那種看到不公平、不符合正義的事情,「我火就會起來的那種人」。 台灣科技產業、人才很強,「但為什麼在太空領域產業卻被放掉?這就沒有 Justice」。 從課程開始,點燒學生熱情,也深入探索火箭技術,他們的火箭夢越滾越大;「貝殻放大」主動為他們的探空計劃募資,9個月間累積了2千多名捐款者,募得700多萬元支持;連產業界都有人前來協助。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5日電)國科會25日、26日兩天在台北科技大樓舉辦「仲夏科學日」,展示獵風者衛星模型,並設計多種科學體驗與親子共賞科普影片等活動;在現場與小朋友互動熱絡的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盼藉此讓科技走入生活,增進民眾科普知識。 吳政忠也與工研院暨資策會董事長李世光、國研院院長林法正、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等人,一起參觀設在大廳的科普攤位,並和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共同體驗活潑、有趣的科學實驗。 國科會25日、26日兩天在台北科技大樓舉辦「仲夏科學日」,展示獵風者衛星模型,並設計多種科學體驗與親子共賞科普影片等活動;在現場與小朋友互動熱絡的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盼藉此讓科技走入生活,增進民眾科普知識。

吳宗信

TEDxTaipei 邀請演講,台灣講者多半使用中文,吳宗信卻獨樹一格選擇使用台語,幽默又流利的演說反而吸引網友注目,演講影片至今超過12萬人觀看。 提到母語,吳宗信瞬間掙脫了吃掉他身形的座椅,挺直身體、語帶豪氣的說:「我覺得,台語也可以表現很複雜的知識」。 目前ARRC的火箭及工作服都是亮眼的橘紅,而火箭外殼上有「火箭」二字的台語拼音Hoe-chi及客語拼音Fo-chien。

吳宗信: 月任太空中心主任 「火箭阿伯」吳宗信:讓國家作產業火車頭

吳宗信說,就像是廣告中的一段經典臺詞:「阿伯,失火了你怎麼不跑?」「啊腳麻是要怎麼跑?」由於沒有適當的發展環境與法規,很多事情就無法順利進行,像是不久前晉陞公司的飛鼠一號火箭在國內無法順利發射,就是實際的例子。 吳宗信表示,過去開發火箭跟很多廠商合作的過程中,他也將臺灣的產業掃過一遍,發現臺灣的太空相關產業鏈其實深度及廣度兼具,甚至有許多廠商原本就有接到歐美國家訂單生產太空相關零組件,只是基於保密協議廠商不能宣傳。 談到臺灣的太空發展,你可能會先想到2019年發射的「福衛七號」;但若談到火箭,你可能會先想起一個身著橘色連身衣的阿伯,操著臺語在TED講臺上侃侃而談的身影,也就是現任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

吳宗信

1949年5月19日,當時的台灣省政府主席兼警備總司令陳誠頒布戒嚴令,宣告5月20日零時起實施戒嚴,人民自由與基本人權,包括集會、結社、言論、出版、旅遊等權利都被限制。 為了消除異議者的聲音,當時的新聞局或警總可以在未經正常司法審判下,以「禁書」名義查扣書籍,逮捕出版或販賣禁書的人。 所謂的「黑名單」,就是指被懷疑參與台灣獨立運動與部分黨外(非國民黨)的人士,即使是中華民國國民也不許入境台灣,因此,有許多海外留學生長達20、30年有家歸不得。 行動就要有計畫,而不是莽撞行事,所以 P 就是指 Plan,包括三期的國家衛星計畫,要加入國家的衛星載具計畫,才會全面。

吳宗信: 數位敘事

此外,吳光鐘表示,科技部先前送出的太空發展法草案,有提到設置科研火箭國家發射場域,目前國研院轄下的國家太空中心,可能從現在的財團法人性質,未來獨立出去成為行政法人,太空中心重要任務就包括科研火箭發射場域維運管理,「必須是對火箭發射很了解的人才行」。 曾在TEDxTaipei上以台語演講「中年阿伯的太空夢」的火箭人、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是台灣火箭計畫的靈魂人物,也參與陽明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dvanced 吳宗信 Rocket Research Center,縮寫ARRC)科研火箭飛行測試。 知名樂團五月天MV「頑固」中描述「火箭阿伯」勇於追逐火箭夢的故事,就是以吳宗信的生命歷程為故事原型。 吳宗信是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士、碩士,曾任ARRC前瞻火箭研究中心創始人兼主任,2015年借調至經緯航太擔任技術長,2016年成為晉陞太空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2018年返回交大任教。 2015年吳宗信在 TEDxTaipei 的20分鐘演講影片,全程以台語為主,其間也夾雜英文,內容說的全是50幾歲中年阿伯的太空夢想,後來五月天〈頑固〉MV還以他為藍本。

國家太空中心的預算一年接近 25 億,幾乎是國內研究單位之冠,但也是嚴苛的考驗,必須要在一定時間內,將耗資數十億的系統送到太空,「如果稍微有失敗就完蛋了,所以壓力很大」。 吳宗信表示,太空科技是國家積極發展的重點項目,台灣太空發展法在2個月前立法院通過,現在太空中心正積極協助科技部研擬子法,以及進行太空中心改制行政法人作業。 希望為台灣建構更完整的太空科技基礎能量,促進太空產業供應鏈成形與新創太空事業發展,以迎接正在萌芽的太空經濟。 「仲夏科學日」活動首次在科技大樓登場,除國科會外,科技大樓另有教育部、工研院、資策會、國研院等機關合署辦公,攜手在科學及技術研究領域,提供豐富資源。 無論是企業或資訊主管、開發團隊的技術人員,還是對雲端服務有興趣的工作者,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千萬別錯過由AWS專家帶來的培訓課程。 此外,若您是第一次接觸AWS的用戶,只要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還能獲得「AWS藍芽喇叭」,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吳宗信: 台語文和火箭的雙軌人生

因為有了箍桶將木片整合在一起,木桶才不會散掉,就像是系統工程中,要將不同次系統整合串聯一樣。 另一方面,這樣的太空港也可以結合地方特色發展觀光,「說不定以後每個臺灣的年輕人成年禮,都可以去參觀火箭發射和國家太空博物館」吳宗信說道。 一個衛星計畫在目前委託國外發射的情況下,運送與發射服務費用可占整體計畫超過三成之多,若能省下來做研發,也將更具效益。 根據「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的統計,目前繞行地球的衛星超過1,300顆,有些是軍用,民用和商用正在增加,美國549顆、俄羅斯131顆、英國40顆,而中國也有142顆。 57歲的吳明仁有個特殊的身份,台灣目前在太空軌道上運轉的福爾摩沙二號等三顆衛星,都是由他擔任美國升空現場的指揮官;因台灣欠缺載具,每回都要花數十億新台幣請美國代為發射。 1990年他到密西根大學深造,在那裡接觸了黨外力量,看了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出國前還朗朗上口「我是中國人」,但留學4年在美國參與台灣學生會、聽演講、大量閱讀禁書後,他的台灣意識開始萌芽。

  • 過去幾年,前瞻火箭大約募得一億六千萬新臺幣,製造火箭的技術也達到能讓火箭在空中懸浮的水準,但這似乎已經達到學校單位能做的極限,若要繼續發展下去,在人、時、地、物的支援都需要有更大的規模,然而學校不是企業或是國家單位,學生有自己的前途,因此難以留住人才。
  • 但他們並不服輸,甚至轉向教學,希望把過去鎖在國防工業裡的技術教給學生,同時弭平學與術的落差。
  • 因為設定美麗的理想是一件快樂與滿足的事情,但是實踐理想卻是一件相對痛苦的過程。
  • 為了這個「新的獨立的進步的文化空間」,吳宗信利用午休時間,翻譯了3年,共出版了14本書。
  • 2021年8月,吳宗信接下國家太空中心主任一職,以產官學界經驗,積極推動台灣太空產業供應鏈的成形。
  • 活動中,除了基本雲端概念、運算、儲存服務及安全性等,也會介紹時下熱門的AI應用,並帶領參與者認識AWS多元的雲端解決方案,獲得能夠即時應用的雲端實戰力。
  • 也在那時,他遇到了在NASA火箭部門工作、現任國家太空中心資深研究員的陳彥升,也認識了目前在成大工程科學系副教授何明字、北科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林信標等人。

吳宗信也提出了「南火箭、北衛星」的構想,期許未來臺灣南部能成為火箭研發、生產與發射的重要基地,而北部則可以延續過去國家太空中心發展衛星的基礎,成為衛星發展重鎮。 吳宗信提到,在遙測衛星部分,目前有六枚解析度1米,經地面影像處理後解析度可達0.7米的「光學遙測衛星」(也就是福衛八號計畫)。 福衛八號衛星第一枚(FS-8A)科學酬載的研製由成功大學負責,主要發展雙波段大氣瞬變影像儀與電子溫度密度儀,目前規劃於2023年發射;同時,太空中心未來也將再發展兩枚「超高解析度遙測衛星」。 火箭研發是臺灣太空產業未來發展的關鍵,但同時衛星發展的腳步也並未因此停下來! 國家太空中心目前正在執行自2019年起為期10年的「第三期太空計畫」,該計畫以開發「遙測衛星」為主。 國研院長吳光鐘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找吳宗信主要有2點考量,第一是吳宗信在火箭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都很豐富,也曾有發射探空火箭經驗,太空中心過去比較偏重衛星科技,希望能再強化科研火箭研發。

吳宗信: 台灣很強,我們不用一直當老二!「火箭阿伯」吳宗信,要讓台灣衛星搭MIT火箭上太空

火箭十分複雜,不可能一個人懂所有領域,必須有幾位跨2~3項領域的人來協助溝通,吳宗信就是其中能夠整合與溝通的人。 例如進行衛星入軌前,需考量火箭的大小尺寸、推力等問題,若尺寸太大,可能做不出來,而推力太小又會讓火箭飛不上去,因此,這時就需要吳宗信以其專長與經歷,快速掌握各領域的技術能力以及研發可行性,讓火箭規格達成共識。 火箭領域具有其特殊性,魏世昕說:「這不是可以單靠一、兩個人就能完成的系統。」因此,團隊默契相當重要。

「傳鋒」是橄欖球隊型的九號位,在多數的比賽中,Scrum-half擔任從前鋒群中接過球並傳給後衛的角色。 他們善於團隊溝通,特別擅長指揮前鋒,主要目的是提供後衛群穩定俐落的傳球。 台灣若能有自己的火箭,就能提高元件飛試的頻率,自己驗證取得飛行履歷(Flight Heritage),成為元件的「證照」,有助於台灣元件打進國際通路。

吳宗信: 台灣囡仔與他們的產地

亞維儂藝術節為期一個月的時間,確實帶來許多困擾,尤其是垃圾,不過整個城市動了起來,不僅有很多戲劇,還能看到世界各地的人聚集。 《少年報導者》是由非營利媒體《報導者》針對兒少打造的深度新聞報導品牌,與兒童和少年一起理解世界,參與未來。 在台灣解嚴前一年,1986年11月30日,因黑名單滯留海外的許信良、謝聰敏等人,搭機闖關回台,他跟著將學長到桃園機場(當時稱中正機場),好奇地想一探究竟。 主攻電漿製程的吳宗信,在舞台上談的不是半導體製程和生物醫材,反而用台語解釋起火箭大夢,這樣的轉折,和好友陳彥升回國有關。 吳宗信不是政治中人,但解嚴前一年,1986年11月30日,因黑名單滯留海外的許信良、謝聰敏等人搭機闖關回台,他跟著幾位學長到桃園機場(當時稱中正機場),好奇地想一探究竟。

吳宗信

商業上的小衛星(100公斤以下的微衛星以及5公斤以下的方塊衛星)目前是市場為趨勢,吳宗信認為,台灣有機會競逐專攻把小衛星送入太空。 吳宗信2023 「我坐在巴士上,看到兩旁都是軍隊,還有小吉普車上頭蓋著帆布,裡頭應該是機關槍,有警察上來盤查,我們幾個台大學生編了個謊說要去機場接學長,但巴士上其他人全被趕下車,不准進機場。」這是吳宗信第一次看見,政府派軍警鎮壓、封鎖道路、紅色強力水柱向數千名群眾噴去。 台灣多數人對太空陌生而無感,太空技術是國防機密的範疇,抬起頭,我們很少想過星空的那一頭跟我們的關聯。

吳宗信: 雲端小白的技術即戰力!完整雲端應用展示,助你敲開雲端產業入門磚

這項戒嚴令,直到1987年才由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兼中國國民黨主席蔣經國宣布7月15日解除,也就是「解嚴」,人民言論自由大為提升,是台灣民主化重要的推進。 「但我就是要做出Made in Taiwan的台灣火箭。」在吳宗信的太空夢背後,是一股強烈的台灣意識在驅動。 為了這個「新的獨立的進步的文化空間」,吳宗信利用午休時間,翻譯了3年,共出版了14本書。 至今,外省二代的妻子說國語,他在家仍堅持說台語;而採訪時他會先貼心問:「講台語好m好?Gun聽嘸?」他的Facebook用台語音Chongsin Gou做ID;甚至去年底在TEDxTaipei的演講,他全場以台語演說。

吳宗信

開設「類蔗糖火箭」(sugar rocket)的實作課程,也就是將糖磨成粉結合氧化劑,做成較安全的固態燃料,再利用大塑膠管等低成本材料,做成小型低空火箭,訓練學生與測試大型混合式火箭相關次系統的性能。 2015年,吳宗信教授在TEDxTalks發表演講,全程以台語及少許英文講解火箭集資計畫,並宣示要讓台灣擁有自主發射衛星的能力。 2020年,ARRC再次啟動集資,邀請全民加入台灣太空隊,目標將混合式火箭加入姿態控制發射 100 公里,有朝一日不必委託他國代為發射衛星,而是以MIT火箭搭載台灣自製衛星升空。

吳宗信: 太空這條路,台灣玩得起?

當時吳宗信帶領的「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dvanced Rocket Research Center,ARRC)要發展由台灣自主研發製造的運載火箭,那陣子團隊發起群眾募資,吳宗信的任務是到處演講,要為團隊爭取更多曝光,獲得更多資金。 這意味著,未來數年市場對擁有數位技能的員工的需求將保持強勁,且擁有越高階的數位技能,在招募市場中就越佔據主動權與優勢;不過,隨著Gen AI等新興技術崛起,企業對於基礎數位技能的需求也逐步擴大,成為眾人踏入雲端領域的絕佳機會。 當地球承載太多工業、污染,許多企業家已經把眼界放到太空,更建立「太空旅遊業」。 世界各國對太空經濟都野心勃勃,同時,在台灣也有一群人默默努力,由火箭阿伯——交大吳宗信教授,帶領的ARRC團隊,希望研發MIT火箭運載衛星上太空,迎向太空經濟新時代。

  • 月領10萬元死薪水的吳宗信沒想到,命運安排他走入太空這條路,幾位科學家們到處找火箭的商援,發現從引擎、感測器、隔熱等,台灣產業都有相對應的技術。
  • 吳宗信在 2012 年在陽明交通大學創立了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RRC),同時也有創立太空科技公司的經驗。
  • 當時的國家計畫是做火箭送衛星入軌的「哈比特計畫」(Hapith Project),吳宗信從2005年加入,沒想到計畫在2008年突然停止,讓這些科學家的火箭夢幾乎停擺。
  • 吳宗信指出,第三期太空計畫還有兩枚合成孔徑雷達(SAR)遙測衛星的計畫,不同於福衛二、五、八以「可見光」遙測,合成孔徑雷達因為觀測波段可以穿透雲層,全天候皆可使用是其優勢之一。
  • 1949年5月19日,當時的台灣省政府主席兼警備總司令陳誠頒布戒嚴令,宣告5月20日零時起實施戒嚴,人民自由與基本人權,包括集會、結社、言論、出版、旅遊等權利都被限制。

吳宗信團隊的火箭不夠巨大,因此,當時有人嘲笑他們是「在玩沖天炮嗎」? 也有人好奇「為何做火箭」、「火箭發射很危險」,甚至「根本沒資料能玩」,但這些嘲笑與提問卻從未打消他的念頭。 喝黑糖水長大的農村小孩能打起橄欖球、從說台語被罰到用台語演講火箭科學⋯⋯吳宗信說自己很「jūn」(靭,靭性),而他相信著,只有當我們能起身定義技術、定義文化時,才能定義自己是誰。 從2010年在旭海升空8公里,那個玩票性質、自我欣賞,學術成份居高的火箭,到步入商業型的太空載器,吳宗信和陳彥升的理想,已經吸引企業家想投資,他們也陸續要自學界借調出去,組成商業團隊。 他指導的第一位博士生,跟著火箭課程成長的周子豪,對火箭的認識從零開始,到目睹團隊組裝的火箭升空,一路解決推進器、結構體、以及火箭尾翼因風阻而扭曲變型等問題,周子豪有大量的學習和莫大的成就感。

吳宗信: 全台首支「混合式類衛星載具火箭」成功升空,執行團隊:整體飛行流程符合預期,任務99%成功

吳宗信(臺灣話:Gô͘ Chong-sìn;英語:Jong-Shinn Wu;1964年—),臺灣科學家,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械系特聘教授,專長稀薄氣體動力學模擬、火箭推進燃燒、火箭系統整合、電漿醫學、低溫電漿物理與應用及平行科學計算等等。 因此吳宗信認為,雖然國家單位的效率一定不比有生存壓力的私人公司,但國家卻能夠改善整體產業的發展環境,「就如同廚師要煮出好菜,也要先有廚房和爐具。」而在未來的太空產業中,廚師是民間廠商,那麼國家的角色就是幫忙把廚房準備好。 像是目前完成立法的《太空發展法》、以及未來國家火箭發射場的設立等,就是建立太空產業發展基石的重要工作。 另一方面,很多大學研究室在做的東西,由於相對單純,需要控制的變因很少,可以相對簡單的透過改變某一個部分就能夠看到效果,同時也可能只需要幾個學生合作就能夠完成。 但火箭與衛星可不是這樣,它需要數百人的團隊合作,而一個系統可能有一萬個零件,只要一個螺絲做得不對,整個系統就會失效。 而碩博士時,則可考慮進入像陽明交大ARRC這樣的研究型單位,專門進行火箭等尖端研究,例如如何讓火箭垂直降落等研究。

2021年8月,吳宗信接下國家太空中心主任一職,以產官學界經驗,積極推動台灣太空產業供應鏈的成形。 他認為,台灣在半導體工業上擁有豐富資源,只是欠缺整合,希望替台灣打造優質太空科技環境,他深信台灣一定能做出MIT火箭。 當時的國家計畫是做火箭送衛星入軌的「哈比特計畫」(Hapith Project),吳宗信從2005年加入,沒想到計畫在2008年突然停止,讓這些科學家的火箭夢幾乎停擺。 但他們並不服輸,甚至轉向教學,希望把過去鎖在國防工業裡的技術教給學生,同時弭平學與術的落差。

吳宗信: 唐鳳談施政 數位公共建設優先

他們把糖磨成粉結合氧化劑,做成較安全的固態燃料,再利用大塑膠管等低成本材料,做成小型低空火箭,訓練學生與測試大型混合式火箭相關次系統的性能。 最後是科技大樓附近美食商圈相當有名,為支持在地店家與活絡地方商機,「仲夏科學日」是國科會首個結合科普與美食的活動,這次共有20間餐飲商家,提供物超所值的優惠,讓民眾不僅滿足知識的味蕾,也能來趟經濟實惠的舌尖小旅行。 第三是探索(Discovery)頻道節目監製導演鄭凱駿在活動中,以幽默風趣口吻,分享影視生涯、經歷趣聞及影片拍攝實戰技巧;全台最大科普平台泛科學(PanSci)知識長鄭國威則提綱挈領,娓娓道來變身科普知識網紅的心路歷程和成功經驗。 1990年他到美國密西根大學攻讀航空工程系博士,那幾年台灣剛解嚴,海外留學生社會運動蓬勃,吳宗信加入台灣同學會、參加讀冊會,廣讀台灣歷史,從彭明敏《自由的滋味》看到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用新的角度看台灣,才驚覺「予人騙二十幾冬去。」於是思想開始翻轉。 吳宗信2023 吳宗信 還未踏進吳宗信教授的辦公室,先聽見走廊一頭傳來一句爽朗的:「我親像behind you啦」,台語夾雜英文的在地國際風,就像ARRC團隊的火箭,外殼標示著「火箭」二字的台語拼音Hoe-chi及客語拼音Fo-chien,純本土製造,即將飛向國際。 而不論是打橄欖球或是做火箭,吳宗信說,他很喜歡扮演「箍桶」(臺語:khoo-tháng)的角色,也就是木桶上的鐵環。

吳宗信

最重要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線上參與、全程免費,非常適合想要接觸雲端,但時間有限的產業工作者們。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除了AI,「雲端服務」的領域其實也充滿機遇──其中的關鍵,是AI與雲端密不可分的關連性。 雲端服務就好比是AI的基礎建設,不只提供大量的數據存儲和處理能力,對於AI模型的訓練與運行至關重要;同時,藉由雲端供應商預先建構的服務及API,開發者能夠享有擴展彈性及服務整合等優勢,小至原型開發、大至大規模部署,都可以隨需求調整所需資源,輕鬆整合各項AI功能。 吳宗信也鼓勵對於太空產業有興趣的大學生在本科系繼續學習的同時,可以在大三大四去修一些與衛星、推進等等課程,接著研究所再到國內外相關系所深造。

吳宗信: 吳宗信:仰望星空的火箭人

交通大學機械系工程五館425研究室的牆壁上,貼著「中年阿伯的太空夢」海報,桌上擺著NASA字樣的馬克杯,櫃上架著兩座白色塑膠火箭模型,一切都與火箭有關。 其次是精選8部科普影片免費播映,包含金鐘獎最佳動畫節目「吉娃斯愛科學」、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下一步,AI」等精采影片,導引觀者透過跌宕起伏的劇情,以寓教於樂方式汲取不同領域的科學知識。 專為雲端小白量身打造的課程架構,加上資深講師深入淺出的示範,相信不管你是否擁有雲端基礎,結訓後都能獲得適當的基礎雲端能力,並擁有對AWS旗下200多種服務的初步認識,了解如何活用雲端、掌握AI。 除此之外,課程結束後參與者還會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為個人求職或是部門競爭帶來正面的影響。 吳宗信表示過去做火箭時,有好幾次測試中火箭摔在地上,甚至斷成兩截,面對不斷失敗產生的壓力,其實對身體及精神都是折磨,這些挫折也曾讓團隊懷疑過,自己到底要不要繼續做火箭?

「跨領域、跨學科等系統的整合,更能展現國家科技的實力,」吳宗信說,太空發展要整合很多困難的產業技術與學問,火箭實驗也許會失敗,但也能從失敗中,獲得重要的經驗。 美國從阿波羅時代已經發展 6~70 年,不論是資源的創造,人才的技術能量,美國都領先太多。 1991年,台灣成立國家太空中心,直到2004年政府決定做發射載具。 從火箭結構、航電系統、火箭構造、通訊系統等,95%是台灣設計、台灣製造。 在混合火箭相當出名的專家,史丹佛大學顧問教授(consulting professor),同時是維珍集團(Virgin Inc.)太空飛行技術顧問的安瑞福(Arif Karabeyoglu)說,這個團隊有能力在有限資源下,操作複雜運作,在混合式火箭推進上有卓越的進展。

下一步,吳宗信正推動明年國家太空中心轉型,正式成立火箭研發部門,朝自製運載火箭目標前進。 不論是以數十億新台幣計算的研發經費,或是整合一群跨領域技術的頂尖人才,都不是件容易的任務。 台灣多數人對太空陌生而無感,甚至認為太空技術是國防機密的範疇,但吳宗信卻在2005年開啟了這個想像,他召集一批台灣好手,包括他在美國認識、現今在台灣各大學教書的教授和碩博士生,組織了一支火箭團隊。 吳宗信 提起火箭發射,大家的腦海中不免浮現美國或中國等國家,民眾仰頭望向天空,屏息以待火箭衝向天空的畫面。 其實台灣也有一群科學家,他們努力實現台灣的火箭計畫,即使這些計畫難如「登天」,他們卻能將這股熱情,化為點燃火箭的勇氣,而且愈挫愈勇。 「所以我想清楚了,我要站在國家的高度,去幫助這個產業提升起來」,吳宗信說,這是一個很榮耀的位子,責任也很重大。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