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放大爭議2023全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Ben on June 7, 2022

貝殼放大爭議

過去 2-3 年台灣群眾集資案金額屢創新高,貝殼放大今天舉辦記者會,分析其中崛起的關鍵在於「預購式集資」崛起。 對此,挖貝也將為符合原創與社會倡議型專案資格(集資目的非僅針對提案者本身,而是對特定社會議題有正向行動的專案)的團隊,減免 2% 的服務費用,若未在其他平臺發布過的獨家提案,也可減免 1%(擇一使用)。 「如果能比別人再道德一點,可以看到後面更多的意義。」林大涵進一步表示,由於群眾集資具有特殊性,贊助者往往是因為認同某些理念價值,進而願意付出並推廣,因此他希望這些因為過去的爭議而對群眾集資感到失望、疑惑的民眾,能夠在挖貝經驗到不一樣的群眾集資。

貝殼放大爭議

而破千萬案件則從2019年35件總金額6.3億元、2020年72件13.8億元,到今年2021年雖案件數微幅下降至67件,但總金額仍上升至15.8億元。 為了勾起消費者蠢蠢欲動的心,有些專案會用不停的限時、倒數、限量,接著再限時、再倒數、再限量的手法,逼迫你馬上贊助下訂,只能說一切都是幻覺,小心不要一時腦衝。 轉向嘖嘖,儘管明年2月才正式滿10週年,但嘖嘖的共同創辦人徐震與夥伴在2011年就在英國規劃討論細節,因此仍把2021年視為10週年,於19日舉辦了「10週年媒體交流會」。 「我們無法理解為何這樣對待消費者,連最基本尊重都沒有,這造成行政資源浪費,」平時輕聲細語的龔千雅,說至深處都能聽出火氣。 貝殼放大爭議2023 究其原因,多數是因為疫情使中國廠商停工,許多募資商品無法如期產出,影響後續供貨。

貝殼放大爭議: 行銷手法大破解   七大重點贊助前必讀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 至於飽受爭議的代理案,各平台表示代理案上架仍是務實作法,只是努力使它們不會排擠原創提案的能見度與資源。 嘖嘖也有類似情況,科技類型募資金額超過百萬以上的提案裡面,非原創案件數量占比從2018年的35%,至2019年陡升至57%,2020年的非原創提案數量和募資金額數同樣超過50%。

儘管內容趨向分眾,大家都樂意在「同溫層」內取暖,但如何深化內容價值,同時把適合的內容推給對的受眾,成為媒體當今的最大挑戰。 貝殼放大預測,接下來群眾集資趨勢在運動球隊、科學教育、文化保存、ESG 等領域,也相當適合長期經營。 太魯閣事件發生後,衛福部隔一天便開設了一個募款專戶,讓民眾可以捐款協助遭遇事故者,然而,當外界產生疑問,衛福部才對外說明要怎麼使用。 最後,林大涵以日前太魯閣號出軌、衛福部提供捐款帳號引發的爭議,說明公眾議題在群眾集資時要注意的事項。 此外,因為群募直接而且透明,每項提案當下已經募到多少錢一目了然,容易讓人產生「這個組織已經募到很多錢」的印象,但對組織而言,這可能只是眾多計畫中的一個,最後反而排擠到組織的其他勸募計畫。 但實際上,組織可能光是下廣告的費用就占掉 10%、再加上一般平臺抽取的服務費用約 8%,加起來就超過 15%。

貝殼放大爭議: 數位敘事

「好或壞我沒辦法肯定,但目前正往這趨勢走,」觀察代理案佔比增加,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認為,這已很大程改變民眾對群募的基本印象,把平台當作新品預購之處。 如日本最大群募平台Makuake,就直接將自身定義為「新體驗的購入應援平台」,毫不避諱地用較廣方式定義平台上的提案,走向泛電商。 在這群人眼中,原先應該要助新創團隊圓夢的群募平台,如今是不少中國代工貨的天堂。 針對缺席問題,徐震回應,嘖嘖一向配合公務單位,只要正式收到函文都會盡可能處理與出席;被指責先前沒有出席協調會,很可能是因為函文錯寄到舊辦公室的地址,待收到轉寄的函文時已錯過開會時間,才產生誤會;至於團隊資訊交代不清的問題,已透過改版網頁說明強化資訊揭露。 龔千雅舉例,去年有件運動相機的糾紛大到鬧上新聞,循線輾轉約到可能的「負責人」,才發現對方僅是負責送貨的物流商。

  • 「好或壞我沒辦法肯定,但目前正往這趨勢走,」觀察代理案佔比增加,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認為,這已很大程改變民眾對群募的基本印象,把平台當作新品預購之處。
  • 上述三種類型專案,都實踐了「讓群眾的力量真實改變你我生活」的核心理念,除了回應到台灣民眾熱情善良的本性之外,同時也是目前集資產業已有代表成功案例、市場反應可期的類型,值得平台與社會大眾大力支持,作為群眾集資產業嶄新的源頭活水。
  • 不同於產品從無到有開發的集資案,以預購成熟產品形式的集資案近期興起,沒有了產品可能失敗的不缺定性,卻在吸引了更多消費者的同時弱化了平台角色。
  • 我們透過程式爬下嘖嘖和flyingV上所有提案者的介紹頁面,並逐一檢視每個團隊的介紹,以及是否提供外站連結、提供贊助者審視提案團隊的資訊。

貝殼放大表示,群眾集資產業在台灣發展九年的時間,近年來整體集資市場規模呈現逐年翻倍成長的趨勢,越來越多民眾使用群眾集資的方式,作為購買科技酷品、原創設計產品、以及支持影視出版等各項創作,與公益倡議的實質參與管道。 因此,越來越多新創團隊藉此發展茁壯成為具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或齊聚眾人之力促成更大的正向社會改變。 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即將邁入第九周年,至今已協助近 800 件群眾集資專案,更推動不少具社會正向影響力的計畫,不過貝殼放大觀察到群眾集資市場的改變,在過去 10 年逐年明顯成長的整體產業市場規模,因為不時出現的集資產品爭議事件打擊消費者信任感,以及集資平台釋出的資源有限,逐漸使大型提案者降低參與意願。

貝殼放大爭議: 提案者時代來臨

觀察數據,群募產業的前景看似樂觀,吸引更多人投入集資派對;然而隨著爭議暴增與代理型提案變多,實則暗潮洶湧,挑戰劇增。 氣候變遷署籌備處副主任巫月春回顧,由於屋頂可設置面積較小、部分遮陰及設置有空中花園等因素,環保署一度面臨沒有業者願意承租的困境,但綠主張綠電合作社卻接下此任務,攜手共創了這片「小而美」的公民電廠,成為鼓舞更多公家機關參與的正面案例。 現代人的專注力因破碎化內容而持續割裂,根據統計,映入眼簾一則隨意滑到的內容,平均注意力只剩8秒。

過去貝殼放大專注在「顧問」服務,提供群眾募資提案人完整的行銷規劃、策略執行、廣告投放與推廣合作等,而所輔導的案件則上架至群眾集資平台嘖嘖或由貝殼放大協助開設獨立的集資頁面。 此外,產業署說,這次論壇也分享最新數位信任的趨勢與全球應用案例、從提供服務平台本身如何打造網路信賴服務和防堵網路釣魚詐騙相關解決方案建議。 首先由工研院黃維中副所長介紹數位信任的發展趨勢與全球應用案例,揭開探討網路信賴生態應用之序幕,此外邀請到日本最大 貝殼放大爭議 C2C 貝殼放大爭議2023 電商Mercari之資安長「市原尚久」遠從日本至台灣參加本次論壇盛會,揭示其如何在日本成功推動電商FIDO應用導入,以及身分識別的重要性,可預防密碼洩露的風險。 注重社會與環境回饋的 ESG 趨勢也可能是下一個成長機會,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分享,ESG 認證的費用門檻高昂,但若由群眾集資平台獲取認證資格,品牌公司則透過與平台合作參與 ESG ,就成了較可行的方式。

貝殼放大爭議: 數位部攜電商、第三方支付公協會 打造網路信賴生態系

雲端化—資訊與經驗有效累積與傳承 瀚荃推動雲端化的初衷,是為了留住重要資訊與經驗,不受人員異動影響。 楊奕康舉例,之前公司的 Email 為 PST 檔,同仁離職後 PST 轉檔、複製後總是會消失,無法掌握與客人談判的重要情資,反觀客戶採用雲端電子郵件,保存當初談判的所有合作細節,瀚荃變得只能被動回應,因此瀚荃與遠傳顧問團隊諮商,導入雲端解決方案,將 Email 無痛上雲,完整保留所有書信往來紀錄。 1990 年是瀚荃的創業元年,第一代楊超群白手起家創建工廠,第二代楊奕康從小在工廠長大,2008 年接棒業務衝鋒與前線生產管理。 談起數位轉型的思維,楊超群強調,生產必須配套資訊系統,以品質(Quality)取代數量(Quantity),組建菁英團隊取代人海戰術經營;楊奕康則重視工業 4.0 講求的合理性,以累積15年的經驗為基礎,善用科技串聯產銷脈動。 此外 時代力量也發表聲明 ,其中有 2189 筆時代力量與該廠商合作期間(2015 年 12 月以前)之捐款人及線上加入之黨員資料。 但 2015 年 12 貝殼放大爭議2023 月之後改由智付通金流平台進行線上捐款,目前功能及運作皆正常。

更重要的是,挖貝透過開放 API,可以串接不同平台,甚至獨立集資網頁的專案,讓提案人能夠保有自己的風格,又能享有平台的好處。 「挖貝將提供各領域專案的專業顧問,並且在專案上線前就進行嚴格審核,同時揭露提案人詳細資訊,避免不肖業者重新貼牌,或換殼上架。」林大涵指出,挖貝將提供多種優質提案人認證徽章,讓贊助者更能夠信任,相反的,也提供 貝殼放大爭議2023 2.5% 手續費優惠給優質提案人。 而遠傳今年成為台灣首家取得微軟授權解決方案夥伴資格(Licensing Solution Partner,LSP)的電信業者,助攻瀚荃將地端版 Office 升級至雲端版,陸續導入 M365 one drive 超過 800 個席次、Microsoft Teams 等應用,提供好用的資訊工具,提升員工作業效率,更接軌 ESG、AI 等趨勢。 根據Backtail統計,2021年度台灣群眾集資專案成果與往年比較,2019年全年度集資總金額為近17億元、成功專案超過900件、總贊助人次近66萬,2020年總金額超過25億元、成功專案超過1,500件、總贊助人次超過100萬,而2021年更是來到總金額超過33億元、成功專案超過1,500件、總贊助人次超過115萬,呈現穩定成長趨勢。

貝殼放大爭議: 提案大賽鼓勵優秀中小型團隊

原先承載眾人理想、協助原創團隊圓夢的群募大船,近年正因上架大量的代理提案悄悄變換面貌。 根據統計,2020年全台集資金額前15名的提案中,超過一半屬於代理型提案,引發不少對於「募資平台變中國代工貨天堂」的質疑聲浪。 2020年同時也是募資爭議頻傳的一年,疫情下消費申訴案暴增18倍,大部分都和「延遲出貨」有關。 林大涵宣布,貝殼放大旗下WaBay挖貝群眾集資平台近期發起「2023挖貝群眾集資提案大賽」,去年第一屆有熱烈迴響,本次祭出價值高達1,500萬元的行銷資源獎項,邀請亞洲跨國集資平台MYFEEL、日本集資平台GREEN FUNDING共同主辦,期望透過集資平台的專業支持,讓得獎的好提案有機會走向世界舞台,創造更具市場價值的集資環境。 KL730 具有獨特的定位,可以改變 AIoT 領域的安全性,從而使用戶能夠部分或完全離線地在終端運行 GPT 模型。

貝殼放大爭議

影響力徽章則是提案者的專案具備對社會的正面影響力,嘖嘖將主動注入實質行銷資源與資金,協助專案取得更大的成果。 社會影響力的判斷標準包含:好評提案人、在地製造、世界首發、傑出獎項、非營利組織。 Richard以三級警戒為例,大家被迫關在家大幅提升自煮比例,短短一個月集團旗下的愛料理頻道流量成長20~40%。

貝殼放大爭議: 嘖嘖說法:平台只是中介,糾紛是提案團隊和消費者的事

「既然大家都說群眾集資在騙人,就讓我們來示範什麼是真正騙人的集資專案吧!」這麼劃時代的產品,是來自全台最具規模的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藉由極度誇大的惡趣味,除了搏君一笑之外,更悄悄置入贊助者須留意的七大行銷手法,希望作為群眾集資贊助前的「教戰守則」,提醒民眾務必睜大眼睛,將支持的力量留給真正優質、有理想的團隊與專案。 面對此次爭議,貝殼放大表示,群眾集資的多元、多樣和不可避免的不確定性,勢必在發展的過程中會面臨到各種問題。 作為台灣群眾集資早期投入者,我們責無旁貸,也一向積極面對,即使無法盡善盡美,也期待在維護提案方與贊助者雙邊權益的前提下創造好的範例,讓每一個關注都能推動產業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我們撰寫爬蟲程式,擷取嘖嘖和flyingV各自從2012年(首個提案出現年分)到2021年5月底為止的所有提案,包含提案時間、內容、所屬類別、募資金額、常見問答、贊助者留言等欄位,也爬下提案者頁面的所有資訊。

貝殼放大爭議

因為使用AWS ECS(全受管的容器協同運作服務)搭配Spot Instance動態擴充雲主機方案,「我發現流量突然上去時網站仍十分穩定,這就要歸功雲服務,讓我們面對流量大幅成長時遇到happy problem情況,可以沒有problem而只剩happy。」Richard解釋。 他解釋,組織可以把專案最想解決的問題放在第一個,如果行有餘力,可以再往下集資解鎖第 2、3 、4 件專案,這樣一來,既可以減緩組織提案的限制,也較不用擔心募資金額天花板的問題,或讓人覺得組織已經募夠、不用再捐。 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表示,為了讓民眾找回對群眾集資的信心並解決既有的集資難題,貝殼放大決定在原有的顧問業務之外,成立全新的集資平臺「挖貝」(WaBay),並且已在本月 22 日上線。

貝殼放大爭議: 代理型產品

貝殼放大的群募和顧問事業,更多的是幫文化創意,或是特殊產品找到資金贊助者,在台灣,要協助出版、媒體事業轉型去接觸「俗氣」的資本市場不容易,但貝殼放大幫助了名導演王小棣的電影「魔法阿媽」取得資金,完成了數位版修復計畫。 王小棣說,她從來未曾想過,原來群眾募資可以成為製作團隊與觀眾的媒介,喜歡這部作品以及跟它有所連結的群眾,有更深入參與的可能,創造社會的共同回憶。 貝殼放大透過今年四月成立「挖貝 WaBay」群眾集資平台,推動各項促進提案者與贊助者信任基礎的機制,持續讓群眾集資的美好,落實在更多人的生活之中。 貝殼放大作為群眾集資產業中耕耘最深的團隊之一,將集資產業的健全發展視為己任,因此在愚人節輕鬆娛樂的同時提出深切提醒,藉由破解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行銷手法,希望幫助參與群眾集資的贊助者們,更能睜大眼睛判斷集資專案上的各式資訊,也喚起更多人重視群眾集資的存在價值,讓好的團隊持續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 而同一篇聲明又稱「經外交部亞非司、衛福部、基隆市政府跨部會協商後,各方達成共識,基隆市政府於2021年9月11日發文,判定國際人道建築與教育協會並無非法勸募行為,集資所得資金可匯入台灣中心,用以執行救援任務」但邱顯智與外交部亞非司、衛福部與基隆市政府求證後,確認此段亦為虛偽的陳述。

Jack舉例,AWS推出一項IoT Core服務,可針對製造業者掌握工廠的用電量,運用IoT智能計算碳用量,進而盤點整座廠區的碳足跡。 製造業者心裡有數之後,就能擬定各面向的減碳策略,搭配雲端工具的建議持續優化成效。 林大涵說,如果回饋品成本過高,容易讓民眾以為該組織募到很多錢,但其實真正能用的卻沒這麼多。 一些組織可能本來自己有做定期募款,如果又拉出專案式群募,可能得擔心整體業務推廣受到阻礙。 關於 NPO 集資時常遇到的問題,林大涵舉例,根據公益勸募條例規定,勸募活動所得在 1000 萬以內時,當中有 15% 可以做為行政費用。 說到平台的好處,挖貝平台在成立初期,將主動投入線上線下廣告,提升平台本身流量,在這幾個功能的疊加下,挖貝的目標就是重新建立起一個「優質募資平台」的形象,從而獲取更健康的被動流量,而不是讓提案人自行帶流量。

貝殼放大爭議: 貝殼放大點出三大「未來最具潛力」提案類型

面對爭議,貝殼放大表示將主動配合主管機關裁定,他們說,專案執行過程中均積極配合主管單位建議、要求與裁定,提供相應資料,並依與發起方之委任契約執行專案與處理金流。 並表示,就此專案的後續調查,貝殼放大亦將積極配合,如經主管機關重新審酌相關資料後,判斷該專案確有涉違法勸募,且發起人需退還該案款項時,貝殼放大將主動進行後續動作。 2011年,台灣首間群眾募資平台成立,集資產業發展至今進入第十年,從一開始的掌聲,如今有各種挑戰,在壓力下邊走邊學。

貝殼放大爭議

但貝殼放大也表示,所有使用過 Backme 的贊助者(消費者)之信用卡號、信用卡安全碼、銀行付款帳號、以及於其他平台(如嘖嘖、flyingV、Kickstarter、Indiegogo 等)曾與貝殼放大合作過的集資團隊之相關贊助者個人資料均未曾儲存於 Backme 貝殼集器上,故不在本次資安事件的影響範圍內。 群眾募資的背後推手貝殼放大,決定從顧問公司角色轉型,自行下海開平台,吸引優質提案人參與。 貝殼放大表示,於提案者提供所有相關查核資料以釐清相關爭議前,挖貝平台將擔保本專案所有贊助者可隨時取消或中止贊助,並取得全額退款,退款產生之金流成本概由平台吸收。 平台將持續監督提案者完成相關調查,並提供尚未完整交付之資料,包括但不限於:第三方會計稽核單位調查報告、相關金流匯款單據、計畫相關財產清冊、委任勞務或採購合約與完整專案收支單據等徵信資料。 保障相關專案贊助者權益方面,貝殼放大表示,除首次集資計畫外,國際人道建築與教育協會於取得勸募字號後,於 2023 年 1 月就台灣中心營運於貝殼放大所轄挖貝平台發起第二次集資專案時,亦引發款項支用與金流透明性討論。 貝殼放大以保護贊助權益為職志,對此事積極關注,並於 2023 年 2、3 月分別發布聲明,即便專案結案後,仍開放贊助者無條件退款,並持續追蹤專案款項支用情況。

貝殼放大爭議: 代理型產品持續霸榜,疫情概念品項效益加乘

楊超群舉例,目前瀚荃的員工考核僅有 20% 為主管評分,80% 來自量化數據表現,整體公司運作已從過往的自動化升級為資訊化,未來更希望邁向智能化,鼓勵團隊善用資訊工具,精益求精、發揮創意。 回憶起選擇數位轉型合作夥伴的關鍵時刻,楊超群強調,瀚荃非常願意嘗試新概念與新系統,遠傳則提供了 One Stop Solution(一站式解決方案),遠傳顧問團隊在產品多元性、網路穩定性與異地備援、服務效率、互動溝通等面向都讓瀚荃滿意。 當然大部分情況都是贊助者的踴躍支持,但少部分的情況,確實有可能來自提案團隊本身藉由「灌單」的手法,直接投入預算進行贊助,讓看起來超澎湃的集資金額引發更多人的贊助意願,務必還是要睜大眼睛辨別喔。 貝殼放大藉由極其浮誇又隱晦的產品功能說明,搭配各式實測與見證,佐以聳動的視覺設計、動態圖片、集資影片、網頁效果等,將各種讓人看了覺得莫名其妙但又會心一笑的行銷手法,匯聚在愚人節計畫「貝殼放大 × 加貝增幅蠔大挺碩內褲|放大人生無限可能」之中。 群眾集資產業在台灣日益蓬勃發展,但因為少數產生問題的集資專案,而讓整體群眾集資市場不時蒙受「騙人」的輿論罵聲。

貝殼放大爭議

而為了消弭群眾募資的不信任感,挖貝提出了多條透明制度:為贊助者把關提案的徽章制度、可累積抵用金額的紅利與成就系統、公開化贊助者滿意度與評價。 此外,針對提案人,挖貝會提供原創產品與公益專案特殊優惠,並獎勵定期報告產品進度和準時出貨的優質結案團隊。 台灣群眾集資項目不時出現爭議事件,打擊消費者信任感,同時,集資平台釋出的資源相當有限,逐漸降低大型提案者的參與意願,有鑑於此,貝殼放大旗下挖貝群眾集資平台,發起「2023 挖貝群眾集資提案大賽」,將祭出價值高達1500萬元的行銷資源獎項。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即將邁向成立9週年的貝殼放大群眾集資今天表示,群眾集資生態在台灣發展第11年,過去明顯逐年成長的市場規模,今年在綜合型集資平台上首次出現高原期,千萬級大型專案案量明顯降低,現已觀察到「提案者時代」正式到來,旗下挖貝集資平台祭出1500萬元獎項,助台灣專案進軍海外。 貝殼放大品牌副理朱懿婷表示,除了服務優惠,也將推出改革方案,包括改善贊助介面、協助導流並創造曝光,為提案者提供完整的後臺數據以分析成效等。 此外,貝殼放大目前也與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新北市經發局合作,將以一個月一次的頻率,為提案團隊提供相關培力課程。

貝殼放大爭議: 相關

其次,基隆市政府當時發的公文,內容僅認定「國際人道建築與教育協會」不是違法勸募的發起人,因此不是應該返還捐款的主體,然而當年的這個判定也存在很大的問題。 邱顯智批評,當時基隆市政府卻未能進一步查證,僅憑貝殼放大公司和國際人道建築與教育協會等當事人的片面說法,就做出判定,貝殼放大公司當時並未提供合約書、匯款紀錄等任何形式的書面證據,且土耳其政府機構依法根本不能在台灣發起勸募。 群眾集資在台灣發展邁向第11年,持續在社會倡議、內容創作、產品行銷等各領域發揮關鍵力量。 本土集資平台業者貝殼放大觀察,過去十年逐年明顯成長的整體產業市場規模,在2023年,綜合型集資平台上首次出現高原期,千萬級的大型專案案量明顯降低。 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分析,過往以集資平台為王的景象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提案者時代」正式到來,平台須滿足不同提案團隊需求,提供更客製化服務,甚至具備將專案帶向海外市場的跨國聯動能力,並發掘嶄新潛在領域給予更多支持,真正發揮群眾集資平台的關鍵角色。 因此,在「2023 挖貝群眾集資提案大賽」中,更祭出價值高達 1,500 萬元的行銷資源獎項,並邀請亞洲跨國集資平台 MYFEEL、日本集資平台 GREEN FUNDING 共同主辦,期望透過集資平台的專業支持,讓得獎的好提案有機會走向世界舞台,創造更具市場價值的集資環境。

貝殼放大爭議

最後,貝殼放大 2023 挖貝群眾集資提案大賽開跑,取 45 組進入決賽,晉級者即可獲價值 6 萬元獎項,今年更與馬來西亞的 MYFEEL 和日本的  GREEN FUNDING 兩大集資平台共同主辦,獲獎者有機會前近海外市場。 報名期間由即日起到 2023 年 9 月 17 日止,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貝殼放大網站。 不同於產品從無到有開發的集資案,以預購成熟產品形式的集資案近期興起,沒有了產品可能失敗的不缺定性,卻在吸引了更多消費者的同時弱化了平台角色。

這時,平臺就必須與提案者溝通,如何正確呈現科目預算,讓組織在徵信時對資助者完整揭露、不要隱瞞,並符合法律規範。 針對「提案團隊」,挖貝的基本服務費是 10%(提案募資總金額抽取 10%),試營運期間將提供優質提案團隊最低 5.5% 的優惠。 據 華視報導 ,其中已知有時代力量、社會民主黨、割闌尾、鮮乳坊、TaiwanBar、月亮杯、故事、大抓周計畫、女人迷、ARRC 前瞻火箭等專案之消費者資料遭洩漏。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