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股票股價2023詳細介紹!內含國泰金股票股價絕密資料

Posted by John on January 31, 2020

國泰金股票股價

投資心法首重總體經濟的多空循環,並結合基本面選股與技術面操作;認為「擇機入市」才是股市投資的獲利法門。 富邦金累計前8月的每股稅後純益(EPS)為7.29元,而國泰金累計前8月每股稅後純益(EPS)僅為3.72元,差距將近一倍。 至於手上目前已有國泰金老股的人,呂漢威說,建議可以「賣老股留新股」(現股賣出或融券賣出)等方式進行套利,但他說這點要考慮自己持股多寡、以及國泰金配股比例(千股認購新股81.6股)換算可以拿多少來看,再考慮折價套利空間夠不夠大,再來決定是否參與。 國泰金(2882)史上最大現增定價35元,現增行情結束,今(29)早不見套利賣壓,反倒見到不少買盤進場,今早一度大漲將近2%,站上42.8元,不到1小時就見2萬張大量。 資深證券分析師呂漢威表示,35元「蠻划算的」,已接近過去十年33~34元低價,「甜甜價」吸引中長線「買現股認新股」。

國泰金股票股價

再從股價淨值比角度來看,國泰金2022年第3季每股淨值為20.06元,12月1日收盤價44.15元相比,股價淨值比提升至2.2倍,已進入相對合理區間,在現增、體質調整完畢後,有機會走出谷底。 永豐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0.88元,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0.83元。 永豐過去一年表現算是不錯,而高層也表示盡量達到配發率六成的目標,於是以60%的盈餘配發率來算恰巧就是0.83元。 永豐金已經表示今年要進行增資,不曉得是否會在配息上再多留一些給集團使用? 兆豐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1.11元,雖然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1元,但兆豐金發放1元已經是2011年的事情了,當時為現金0.85元,從2012年之後就是1.1元起跳。

國泰金股票股價: 國泰股利精選 30|成分股?配息幾次?特色?

從2金控自結狀況觀察,可以看到旗下所有事業體都呈現大復活,而我們最應該注意的國泰人壽,也從2022年六月單月稅後淨利54.6元億成長到2023年的117.6億元,成長幅度可是超過100%。 另外產險理賠總算告一段落,六月終於由虧轉盈,雖然累計虧損還是有32.39億元,但相較於2022年同期虧損幅度逐漸收斂。 2022年下半年的富邦金,同時面對投資市況不佳、升息加劇、防疫顯大爆炸的多重利空,對獲利績優生來說,這絕對是慘絕人寰的地獄。 上市金控受惠台幣貶值匯兌利益延續、股息入帳、台股價量俱揚等因素,多家金控7月獲利表現亮眼,大盤昨(10)日跌破季線,金融股表現相對抗跌,國泰金(2882)(2882)逆勢上揚,成交量突破13萬張,第3季以來上漲逾7%。 直接看中國人壽,2023年6月母公司業主獲利為51億1,900萬元,2022年同期則是20億7,400萬元,又是一個翻倍成長的佳績,再跟金控整體51億1,900萬元相比,則貢獻83.73%的高比重獲利,顯然中國人壽的營運好轉之後,開發金的煩惱及白頭髮就不會這麼多了。 從2金控自結狀況觀察,可以看到旗下所有事業體都呈現大復活,而我們最應該注意的國泰人壽,也從2022年6月單月稅後淨利54億6,000萬元成長到2023年的117億6,000萬元,成長幅度可是超過100%。

國泰金股票股價

我猜想一定會有投資朋友會說,因為IFRS 9 號公報對於金融資產評價,造成淨值的減損,也一定有人會說防疫保單的虧損導致兩家股價的下跌,這些回答都對,但我的問題是,為什麼到上週為止,富邦金已經沒有再破底了,但國泰金卻還在破底,使得兩者在上週的收盤價差,近一步擴大到13.7元,幅度來到32%。 不過這個前提是投資市場復甦加上壽險投資追進度才行,不然最保守最保守,2024年第一季也是可以復活的啦,說穿了,如果現在還有開發金的人,肯定已經熬過最艱苦的無配息窘境,那麼撐到2024年也不遠了。 另外產險也從2022年六月虧損18.8億元轉盈到3.5億元,不過以2023年上半年累積稅後淨利的角度來說,狀況也是一樣,目前金控整體及人壽都還在衰退,至於國泰人壽在2023年上半年的稅後淨利則繳出130.2億元,相對2022年同期的402.9億,幾乎可以說是膝蓋斬程度的衰退。 國壽7月稅後淨利127.7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257.9億元。 7月單月獲利強勁,主要反映匯兌利益及經常性收益挹注,受惠美國經濟持續強韌,軟著陸可能性上升,且通膨明顯降溫,Fed升息循環有望邁入尾聲,皆提振市場風險情緒。

國泰金股票股價: 國泰金買走全家2成股份 PTT網友笑「對手太大尾」:龍邦吐血

這三年股票比例約43%、35%及20%,捨去極端值20%,採43%和35%的平均39%,得到約現金0.22元、股票0.13元的結果。 元大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1.05元,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1元。 國泰金股票股價 回顧元大金這三年來的盈餘分配率都以在六成以上,公司在2019年之後配息也開始朝向現金+股票達1元以上的目標前進,因此我認為這次預估的1元應該會達標。 開發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0.57元,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0.54元。 開發金從2013年開始,配息在現金0.3元~0.6元之間游移,且以0.5元和0.6元兩者居多,因此現金盈餘分配率很多時候對開發金的預測不太適用。 國泰金股票股價2023 2022年獲得1元現金配息乃年增破1.5倍的2.34元EPS所致,然而如今EPS跌到低於1元的狀況,若回到配發0.5元左右的現金股利應該不令人意外。

這段我很直觀用過去三年的盈餘分配率換算出三年平均盈餘分配率,再用2022年度的EPS乘以三年平均盈餘分配率,就會得出一個配息數據,我稱之為總配息,因為這個數據可能是現金股息加上股票股息的結果。 EPS翻譯成中文為「每股盈餘」,也就是某段時間內公司產生的的利潤除以上市的股票數量,換言之就是每股單位賺了多少利潤的意思,EPS除了是公司賺錢的重要指標,也是配息的重要數據。 公司從每股盈餘中抽取多少比例分配給股就是所謂的盈餘分配率,有些公司的盈餘分配率每年都差不多在某個區間游移,例如官股行庫,一個有規律盈餘分配率的公司對股利的估算很有幫助,也是存股領息的投資人偏好的數據之一。 至於有法人提問,明年配發股利的金額是否能與今年一樣讓投資人驚豔,國泰金一開始雖然保守回應,「儘管今年前4個月營運結果相當不錯,但後面還有8個月,尤其疫情是個不確定因素」,似乎不敢把話說太滿。

國泰金股票股價: ( 國泰金 歷史股價

如果兩相對照,國泰人壽獲利衰退五百多億元,而富邦人壽衰退一百多億,產險虧損也才差幾億元而已,因此兩大金控的觀戰重點還是在壽險操盤狀況,以整體獲利來看,富邦金除了壽險部門衰退幅度優於國泰金,其他子公司獲利也都比國泰旗下子公司還要優異,因此富邦金的營運體質確實是比國泰金還要強一些。 由於「現金增資」是屬於企業「籌募資金」的方式之一,也就代表公司「缺錢」。 根據一位本土法人表示,一家公司現金增資的「目的」有很多種,包含充實營運資金、強化資本結構、提升資本適足比率及擴大經營規模與範圍,或者償還債務等,皆會以「現金增資」方式來發行新股,所以要依個別公司的財務體質與實際經營狀況來分析。 近期投資金融股遭受到外資無情地提款,股價出現高檔的回檔,幅度少則10%以內,多則超過20%,若是聚焦金控股,近一個月金控股平均跌幅12.6%。 有人說現在投資金融股,註定會套10年;另一派說法是金融股拉回正好是買進時機點。 合庫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1.23元,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1.2元。

2020 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3 月新保受到大盤重挫影響,股價最低來到30.5 元,是近年少見的低價,之後新保很快回到36 ∼ 40 元的區間走勢。 如果投資人能在3 月低點進場,這時持有成本低就是優勢,一來能將每年殖利率從5% 左右,一舉拉高到接近7% 水準,另一方面,從此更不必擔心股價受到重大利空的衝擊,因為持有成本實在有夠低。 但是,進一步觀察可以發現,這類股票的股價波動表現都非常低,波動低代表股價表現穩定,當然適合保守型投資人。

國泰金股票股價: 密碼台灣》老共若蠢動 台灣人致勝的關鍵

但是,另一方面來說,股價不動代表的也是產業趨勢並非向上,充其量只能說產業趨勢長期穩定,這樣的股票也許符合一般所說的存股條件,但是要有波段的上漲利潤(加速財富累積速度),難度就會比較高,因此,這類股票並不適合列入存飆股的口袋名單當中。 以富邦金來看,2016 ∼ 2020 年的配息分別為2 元、2.3元、2 元、2 元、3 元,穩定度還算高,這5 年的平均價格大約落在46 元左右,殖利率大約在4%、5% 附近,還算過得去。 從事金融證券業超過17年,合格證券分析師,現任仲英財富投資長、CMoney全曜財經顧問、財經主筆,並且是證基會以及中正社區大學講師,今周刊、Yahoo理財專欄、商周財富網特約作者。 隨著最強勢的AI族群進入震盪,盤面焦點回歸基本面,七月營收、第二季暨上半年財報陸續出爐,將成為股價調整的重要依據。 星宇航空日前也表示,解封後出國旅遊需求強勁,高機票價格會好二、三年,日本航線可說飛一班賺一班,像日本線今年全滿,這種熱度一定會延續到明、後年;北美線4月才剛開航也是維持高載客率,預計今年12月再開航舊金山,等到新機陸續交機準備再開西雅圖。

但換個角度來說,當國泰人壽衰退到哭出來,又看到最新自結出現翻倍成長,顯然反彈氣勢及落差力道顯然高於富邦金不少。 盈餘提列完虧損後就是公司配息的彈性,我也幫大家算了一下,國泰金每配息一元現金,就需要提列131.7億元出來,但是國泰金投資虧損太高,根本就沒辦法配息啊! 至於動用資本公積,金管會也說這件事必須跟他們「好好喬」,畢竟這筆錢配給股東就沒了,公司就等於沒有保命錢了。

國泰金股票股價: 現金股利評估

不過成交量大增,也可能是在原股東續抱加碼的買盤進場所致,同時也將股價從現增價公布前的42元推升最高一度達到44.15元,也小漲了5%。 陽明海運(2609)今(11)日公布Q2暨上半年財報,受到市場需求疲軟影響,Q2合併營收為350.46億元,季減5.1%、年減68%,稅後淨損1.3億元,EPS為-0.04元;上半年合併營收為719.99億元,年減66.7%,稅後淨利為32.71億元,年減97.1%,EPS為0.94元。 雖然,受春節工作天數較少及月底爆發武漢疫情影響,但是15家金控還是全數賺錢,合計賺超過400億元,且比起去年1月年增28.6%。 以國泰金為例,公司每股資本額是10元,這次現增每股定價為35元,其中25元的價差就會成為資本公積。 國泰金手上有1,771億元,而富邦金有1,688億元,國泰金多了83億元,其實兩者股本的差距就反映了實況。 以股本來看:國泰金1,317億元高於富邦金的1,240億元,這表示兩家金控如果都繳出相同獲利,那麼富邦金的EPS就會比較高一些。

  • 月初的時候,我發表了一篇關於國泰金(2882)以及富邦金(2881)的文章,結論是站在殖利率的角度來看,股價如果再往下跌,明年配息的可能殖利率在4%以上,想要長線投資的朋友,不妨留意一下。
  • 他的「價值投資法」是從研究較為困難的「公司價值」,轉換為研究「合理價」、「便宜價」,因為觀念清晰、計算簡單而大受歡迎。
  • 對於國泰金增資完後的評價,法人分析,在增資完成後,會有以下效益:1.國泰人壽的資本適足率(RBC)預計增加17個百分點逾350%、淨值比有望提升到6.2%以上;2.國泰產險RBC則有機會提升230個百分點,至400%以上;3.國泰金本身的RBC則會提升1.2個百分點到141.7%。
  • 2022年下半年的富邦金,同時面對投資市況不佳、升息加劇、防疫顯大爆炸的多重利空,對獲利績優生來說,這絕對是慘絕人寰的地獄。
  • 2011年,臺灣存股教父溫國信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找到雪球股,讓你一萬變千萬》,掀起投資市場一陣雪球股話題。

【時報-台北電】國泰金(2882)現金增資發行新股15億股,補充公告發行價格為每股35元。 本次增資資金將用於強化公司及子公司資本與財務結構、充實營運資金、償還借款,以及支應集團長期策略發展所需資金等一項或多項用途。 京城銀則是因為2018與2019年有放款大同集團華映、綠能,後因其破產呆帳而股價大跌,不過近期京城銀被列入ETF元大高股息(0056)(0056)成分股當中,所以股價最高已經快回到40元大關。 長期投資:都說是金身不倒股了,存股的重點當然在長期投資,雖然每年都有波動,但記得逢低累積買進,買得越便宜越能安心抱緊。 綜上幾點而言,我喜歡以金控股為主、銀行股為輔,保險股跟證券股裡面除了成交量比較大的個股外,我都比較少接觸。 國泰金股票股價 對一般投資人來說,大概有很多金融產業股都是第一次知道,倘若不夠熟悉的話,建議還是別碰比較好。

國泰金股票股價: 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

所以如果問到國泰金要不要加碼,其實有一個關鍵就是外資態度,只要他們開始反手買回認錯,那麼股價才有機會止跌回升,當外資現在還在用力賣超,你覺得這時候抄底會漲嗎? 我想這答案顯而易見,是不是要加碼不在於基本面問題了,而是緊追大戶動向來得更加關鍵了。 再分享一個數據,國泰產險2021年全年稅後淨利是21.8億元,結果光是2022年八月單月的稅後淨利就已經虧損35.2億元,這明顯是受到防疫險之亂的影響,也幾乎提前宣告2022年的產險獲利已經注定成為金控的拖油瓶。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值得注意的是,00878所追蹤的MSCI台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在2015年至2018年升息期間,其含息報酬更達31%,顯示高股息族群在升息下有助於維護資產的「購買力」。

如果最近你有在看壽險金控的新聞,絕對會知道資產重新分配的議題,因為這些壽險金控的投資部位實在套牢太嚴重,帳面虧損過高也嚴重侵蝕淨值水位。 上面是兩檔金融股2021年至今的每股淨值,可以看到烏俄戰爭加上升息對金控的殺傷力有多少。 國泰金在2021年的淨值,最高出現在第四季的61.35元,結果2022年第一季受到戰爭影響認列虧損,直接掉到51.33元,第二季則是比腰斬還嚴重的膝蓋斬,竟然下滑至17.85元,第三季受到升息及崩盤影響,居然只有個位數的8.01元! 如果從61.35元到8.01元的下跌幅度而言,國泰金的每股淨值在一年時間就縮水86.94%,也難怪2022年的股價一路殺到見血了。 國泰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1.05元,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1元。

國泰金股票股價: 國泰金2882

其實國泰金跟富邦金就是同一個身影,不只是師出同門,營運模式及策略也都很相近,但要說資深度及資本實力,更雄厚的肯定是「娘家」國泰金。 本網站所有資料僅供參考,如使用者依本資料交易發生交易損失需自行負責,股豐資訊有限公司 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或傳輸中斷不負任何責任。 智能因子,英文名稱為 Smart Beta,主要為一種選股策略,相較於傳統的追蹤指數,具有智能因子的追蹤指數,更能靈活調整成分股。 以本篇國泰股利精選 30 國泰金股票股價2023 ETF 來說,選股策略中納入智能因子,不僅可以提升超越大盤指數報酬的機會,或偶遇突發事件時,也能表現出「抗跌」的特性。 鳳山當舖提供優質服務、快速簡便還款方式,讓您好台灣加權指數平均漲幅分別能達4.2%、6.12%。 未來隨著升息政策時間表逐漸明確後,利空出盡的可能性就會增大,故此時危機也是轉機。

像是佳世達(2352)近年的發展,就像是巴菲特打造波克夏的精神,艦隊成員已經逐漸茁壯,母公司已有成長加速的跡象。 至於其他股息殖利率低於5%,而且股價低於淨值的金融股,我也幫大家整理出來,做為投資朋友的選股參考! 如果是以今年初的股價,換算殖利率的話,富邦金(2881)是4%,國泰金(2882)是5.1%,今年初將近400家公司殖利率超過5%,股價位於歷史高檔的國泰金及富邦金會被成為提款機,其實也不太意外。 附表一是目前股息殖利率大於5%,以及股價淨值比小於1.0的金融股。

國泰金股票股價: 國泰金 均線多頭排列

因為國泰金規模夠大,營運也算穩定,所以如果是在便宜價時入手,我認為也可以做為存股,當然還是建議大家,就算是存股,也要分散不同檔存股,以分散風險。 因此,若是未來有機會跌到便宜價附近,我會考慮分批買進,除了可以放著當作存股標的之一,我也會在累積獲利達20%或股價到達合理價時,獲利了結。 簡單了解一下這家公司,國泰金在2001年成立,是個結合保險、證券、銀行、投信及管理顧問等多樣化的金融機構。 國泰金股票股價2023 子公司以國泰人壽占最大營收比,是台灣少數以人壽為主要獲利來源的金控集團,旗下的國泰人壽更是台灣2大壽險龍頭之一。 雖然這看起來也相當糟糕,但是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國泰金淨值縮水將近九成,而富邦金則下滑六成多,而且富邦金淨值仍高於10元,相較國泰金低於每股發行價格而言,淨值表現仍是由富邦金再下一城。

國泰金股票股價

說到中信金,通常大家最容易聯想到旗下擁有民營最大房貸承作銀行,當然是升息受惠族群,但其實集團旗下的台灣人壽也是相當老牌的保險公司,資深投資朋友一定對台灣阿龍不陌生,因此中信金的獲利兩隻腳分別是銀行、壽險。 簽單保費雙位數成長,核心保險業務獲利持續提升,加上7月起現金股利入帳,推升整體獲利。 再來一家是過去我比較少提到的台新金,其實這也是一家債券型金控,但比重上來說就不像中信金這麼高,反而是以銀行獲利為主,壽險貢獻為輔,但由於壽險貢獻整體獲利僅次於銀行而已,因此還是不能忘記壽險因子。 說到中信金,通常大家最容易聯想到旗下擁有民營最大房貸承作銀行,當然是升息受惠族群,但其實集團旗下的台灣人壽也是相當老牌的保險公司,資深投資朋友一定對「台灣阿龍」不陌生,因此中信金的獲利兩隻腳分別是銀行、壽險。

國泰金股票股價: 材料-KY認購「價格門檻高」很好抽?網笑天真:這檔股66萬、中獎率0.15%

然而,近日國泰金股價與其他台股一樣走挫,若以5月11日盤中高點來計算,國泰金這波股價已經回跌近2成。 以今天的收盤價48.65元來計算,今年擬配發2.5元股利的國泰金,股票殖利率衝破5%,加上今年前4個月的亮眼營運成績,讓國泰金財務長陳晏如不禁抱屈表示:「股價超跌了」。 國泰金股票股價 國泰金(2882)今天下午舉行法說會,分享今年首季受惠淨利差回升而出現淨利收成長,財管首收也同步成長,在投信、證券的部分,首季獲利更雙創歷史新高。 此外,在國泰人壽部分,今年前4月獲利突破600億元,已經賺贏去年一整年,各子公司紛紛繳出亮眼的成績。 國泰金此次拿出來承銷的張數高達12.75萬張,因金額不算高,參與申購的件數有機會挑戰前三大,但要超過前二大紀錄,恐怕是不太容易了。 每股承銷價僅35元,一人申購2張,投資人在20日以前帳戶須準備包含手續費在內,至少7萬0,070元的足額股款,若以60~70萬件概算,對市場的凍資金額也不過420~500億元左右,凍資三天對於台股交易量與上漲動能來說影響有限。

國泰金股票股價

甚至有券商說「中籤率可能下探1%。」但受美股震盪,台股連四天下跌,氣氛轉空影響投資人認購意願,實際結果令人失望。 大盤修正,金融股也難逃一劫,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將官股兆豐金及中信金評等從原先「買進」砍至「劣於大盤」。 該外資指出,台灣金融業享有過高本益比,是因為經濟環境良好且沒有太多風險,但目前情勢已經不同,原先受惠美國升息的兆豐金和中信金受到利多消褪,加上產險利空因素,股票評等從「買進」降至「劣於大盤」,同時下修兆豐金目標價至30.1元、中信金到20元。 通常我會選擇現金殖利率大於4%的股票,若出現不發股利的情況,那絕對不用考慮,因為不發股利通常會引發股價下跌,也就是既無法拿到股利,甚至賠上高額價差,對投資人是一大打擊,實在划不來。 例如中壽(2823)(2823)因為壽險股發生股災,使得它在2019年宣布不發股利,造成跌價利空,從此被我列為拒絕往來戶。

國泰金股票股價: 國泰金 歷史行情

玉山金從2017年開始將總配息拆成現金、股票各半的型式發放,若這項傳統不變,則今年保守估計約現金0.468元加上股票0.468元。 但國泰金高層也透露,去年獲利有很多是來自債券,需要提存特別公積,今年獲利來自股利的比例應該會增加,可分配盈餘因此可能優於去年。 國泰金也進一步解釋,就算沒有分配出來、保留在帳上,其實就會像是另種形式的增資,手上若有更多銀彈,在股市走跌時就可以多買一點。 因為有許多台灣很強的科技股,並沒有因為這次台股走跌,出現太大的基本面變化影響,因此國泰金反而認為,現在是長線投資、布局質優高股息個股的好時機,超跌提供長期投資人介入的好機會。 國泰金辦理史上最大525億元的現金增資,16~20日辦理申購,由於現增價35元,接近10年的股價低點的33~34元左右,連不少證券承銷商都坦誠「這個價格很有吸引力」,認為應該會有不少人感興趣。

富邦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1.35元,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1.2元。 富邦金在新聞的報導中得知為資本公積最雄厚,此外未分配盈餘也很多,若依照過去三年的平均盈餘配發率而言,要抽出配息資金應該是沒有問題。 且富邦從2014年開始,現金股利沒有低於2元,從2020年開始配發股票,因此這邊保守分出兩個版本,即配滿現金2元,或者是現金1.2元加上股票0.8元。

國泰金股票股價: 國泰金2882歷史股價表

但在調升利率後,舊保單與市場利率的差距縮小,利差損就會縮小,另一方面,在低利率時期賣出的新保單,在升息後可能會有利差益,可以抵銷一部份利差損,所以有利。 此外,利率調升代表通貨緊縮結束,不動產會增值,而壽險公司通常都擁有很多不動產,是調升利息背後的受益者。 萬一有些股票的便宜價真的一去不回頭,也沒關係,那就從「自選名單」找其他標的。 目前的看盤軟體都有「自選股」功能,可以從20 檔標的開始建立,再慢慢增加到100 檔左右,這份名單可以彈性調整,不好的就淘汰掉,多幾檔、少幾檔都無所謂,重點是要經常關注它們,隨時都會有進場的機會。 由於一直看好國泰金(2882),他就把現金股利以及部分其他股票再次加碼下去,使得這檔股票的持股高達197張! 媒體曾經報導一位住在高雄的修車師傅,經過多年的努力,在2014年終於持有175.2張國泰金(2882)的股票,當年領到股利現金25.7萬元,及配股8800股,加上有上的長興(1717)、永光(1711)、聯電(2303)、鴻海(2317)等,股利豐收。

華南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1.06元,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1元,差異性不大,但保守起見以1元為主要假設。 在現金股票比例上分為兩個版本,第一個是在財政部預算書上看到政府期望可以拿到0.5元現金,因此股票就發放0.5元,其實2020年和2021年也有過現金股票各半比例的狀況。 第二個版本是去年現金股票比重約7:3,因此表中也列出現金0.7元+股票0.3元的版本。 呂漢威進一步分析,今年雖然壽險業受金融市場波動、防疫保單理賠等 國泰金股票股價2023 業績比較差。



Related Posts